您的位置 首页 通讯

记者30层楼跳下,虚拟现实治恐高火了

记者怎么敢从“30楼”一跃而下?答案很简单——因为这是虚拟现实 。可即便如此,手心冒汗、腿软发抖、瞬间失重感袭来的那一刻,你敢说这不是真的?这就是海南一家企业搞出的狠活:把VR 当成药,把数字疗法当成产业,把人类恐惧拿出来对着干。听起来像游戏,实际上却是医疗。听起来像未来,偏偏已经发生。

记者怎么敢从“30楼”一跃而下?答案很简单——因为这是虚拟现实。可即便如此,手心冒汗、腿软发抖、瞬间失重感袭来的那一刻,你敢说这不是真的?这就是海南一家企业搞出的狠活:把VR当成药,把数字疗法当成产业,把人类恐惧拿出来对着干。听起来像游戏,实际上却是医疗。听起来像未来,偏偏已经发生。

记者30层楼跳下,虚拟现实治恐高火了

在“活力中国调研行”海南站,《金融时报》记者亲身体验了一把元医康健的虚拟现实脱敏疗法。场景设定很简单:10层楼高的独木板上救小猫,30层高空纵身一跃。设备戴上头盔,你就被扔进一个虚拟世界,大脑直接被骗。记者在模拟10层楼时已经腿软,到30层楼“跳下”时甚至感受到了短暂的失重感。虚拟?是的。真实?更是。

这东西可不是用来娱乐的,而是为恐高症患者量身定制的认知功能恢复训练。道理也很直白:恐惧往往是大脑的“条件反射”,想消除,就得反复直面。虚拟现实的好处就是既能让你“掉下去”,又能保证你毫发无伤。你怕高,就给你高空场景;你怕血,就让你看虚拟血液;你怕深海,就把你丢进数字海沟。一次次模拟,一次次适应,最终让你的大脑习惯这种刺激,从而逐步战胜恐惧。

背后操盘的,是一家叫“元医康健”的公司,而它的母公司虚之实更是干脆直接:专注数字疗法,把XR沉浸式硬件和AI深度学习结合,用来做认知康复、心理疏导甚至医疗诊断。听起来玄乎,但现实就是,他们的“认知功能障碍评估与训练软件”不仅拿下了中国的二类医疗器械证,还搞定了欧盟CE认证、英国MHRA认证,甚至拿到了泰国的医疗器械证书。换句话说,这玩意儿不只是能在国内用,还能出口,是真正能卖到全世界的硬科技。

记者30层楼跳下,虚拟现实治恐高火了

展开全文

更狠的是,海南压根没把它当“玩具”,而是当产业来搞。2022年,海南直接发了全国第一个数字疗法全周期支持政策,随后两三年里连续甩出30多条配套措施,目标很明确:把海南打造成“世界数字疗法创新岛”。别看听起来虚,其实数据摆在这:截至2025年7月底,已经有73家数字疗法企业落地海南,其中近一半扎堆在海南生态软件园。场景有了,基金跟上,政策兜底,这种组合拳,就是要在这片岛上做出一条未来医疗的新赛道。

数字疗法到底图什么?一句话——效率和个性化。传统医疗很多时候靠的是医生经验,主观性强,还得靠人力。而数字疗法把患者扔进虚拟环境里,所有的反馈数据都能被记录,AI帮你分析,医生拿到的就是一份客观的诊疗参考。更高效,更精细,还能省下大量医疗资源。对医院来说,这是提效;对患者来说,这是省钱;对政策来说,这是减负。三方共赢,谁不想要?

当然,最让人感到刺激的,是数字疗法拓展的边界。现在只是恐高、血液恐惧、巨物恐惧、深海恐惧这些“常见恐惧症”,未来的空间大得吓人。比如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比如戒瘾,比如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训练,甚至是老年痴呆症的认知恢复。这些都是传统医疗棘手的难题,但在虚拟现实的世界里,完全可以搭建出一个又一个特定场景,帮助患者在低风险的环境中一次次训练,一点点改善。

记者30层楼跳下,虚拟现实治恐高火了

有人会问,这东西靠谱吗?别急着下结论。事实是,它已经在一些领域跑通了验证。比如,虚之实的产品已经远销东南亚和欧洲,不可能只是靠“故事”就拿下了认证。更重要的是,海南敢把它当产业扶持,就说明这不仅是技术实验,而是已经有市场逻辑。要知道,医疗是全世界最硬的刚需,只要能证明有效,就有可能成为新的黄金赛道。

但我们也得泼一盆冷水。数字疗法的概念再美好,也不可能一夜之间替代传统医疗。它能解决的,是部分心理障碍和认知障碍问题,是“补位”,而不是“取代”。更何况,任何技术进入医疗,都要面对伦理、安全和长期效果验证的考验。今天大家被“30层楼一跃而下”的刺激吸引,明天就必须回到冷冰冰的数据:到底多少患者通过这种疗法真正改善?疗效能否长期维持?这些才是产业能否站稳的关键。

但无论如何,元医康健的案例已经给我们甩出了一个信号:未来的医学不再只是医生与药片的故事,而是可能戴上头盔、走进虚拟世界,甚至在数字幻境中完成一次心理修复。这不是“黑科技炫技”,而是真实的医疗革命。

想想看,这多少有点讽刺。我们习惯了说“科技改变生活”,现在科技甚至要直接改造大脑的恐惧。虚拟的高空、假的深海、模拟的巨物,全都是对现实的伪造,却能真实地影响你的心理和身体。这听上去怪异,却无比现实。未来医学的前沿,可能就是这样:虚拟比现实更有效。

海南的野心也不小。自贸港的政策、生态软件园的承载,再加上这些敢打敢拼的数字疗法公司,拼的是谁能先把概念变成产业,把“好吓人”的体验变成“真赚钱”的疗效。中国要在数字医疗上抢占先机,海南这一步棋走得并不慢。

记者在虚拟30层楼一跃而下的时候,心里可能只想着“好可怕”。但对产业和政策制定者来说,这一跳的背后,是一整条未来产业链的可能性。虚拟的高空,不只是治疗恐惧症的工具,更可能是中国医疗出海的突破口。

所以别笑记者胆小,别把“30楼一跃而下”当作小花絮。这背后是真刀真枪的产业试验场,是海南在全球医疗赛道上打下的前哨战。等到有一天,你身边的亲人戴上头盔、走进虚拟世界里治疗创伤,那一刻你才会明白——今天的这次“虚拟跳楼”,可能就是未来医学的真实起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upercorp.com/27138.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