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上证指数时隔十年盘中再度站上4000点,为2015年8月19日以来新高。
多年以来,4000点被股民视为“市场情绪与资金结构的临界点”,意义非比寻常。“慢牛”行情下,4000点只是一个开始吗?

图/图虫创意
站上4000点,底气何在?
“突破4000点已经水到渠成。”
10月27日早间,资深投资分析专家黄永耀在朋友圈如此发文判断。黄永耀是我国首批股票分析师之一,2007年转型为职业投资者,他见证了A股市场多年以来的成长历程。在他看来,4000点对市场的信心转变意义重大。
“A股长期向好,4000点志在必得。此前3800至3900点已充分震荡洗盘,如今借消息、技术合力,突破4000点水到渠成,后市继续看涨;急涨仍可减磅,但基调由守转攻。”黄永耀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
作为新股民,张晓去年10月入市。过去一年里,他经历了A股的诸多重要时刻:“27日自选股里一片红彤彤的,指数一点一点逼近4000点,直到28日盘中突破……这一年以来很少见急涨急跌,这可能就是稳稳的慢牛吧。”
4000点的盘中突破,离不开前一日的大涨。10月27日,上证指数单日上涨46.63点,收盘3996.94点,涨1.18%。盘面上,存储芯片概念再掀涨停潮,消费电子、CPO、电路板概念涨势强劲,稀土、核聚变、煤炭股表现活跃。
A股进入4000点时代,背后是政策“组合拳”不断加码、市场资金充裕,叠加投资者对中美经贸摩擦暂时缓和的积极判断。
对于A股而言,弹药充足的增量资金被视为“慢牛”的基础。
浙商证券此前在研报中表示,目前A股正处于系统性慢牛过程中,中期储蓄搬家的过程方兴未艾,各路增量资金可期,财富效应也值得期待,因此市场整体的正反馈效应具有可观的持续性。
10月27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提到,在全球风险再定价、资产再平衡过程中,A股、港股等中国资产的价值被持续重估、配置和再配置。数据显示,今年前九个月国际资金流入新兴市场超过1500亿美元。
宏观经济数据也传来利好信号。10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3732.0亿元,同比增长3.2%。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1.6%,前值为20.4%。
政策预期的显著升温,也成为A股取得突破的核心因素。在政策面上,“十五五”规划对科技创新的强调,进一步提振了市场信心。
中美经贸“缓压”也提供了乐观的情绪面。华安基金提及,中美双方高层领导近日在马来西亚如期会晤,围绕美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措施、延长“对等关税”暂停期、芬太尼关税和执法合作、农产品贸易、出口管制等重要经贸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达成基本共识。
仍需注意短期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4000点如期而至,但投资者却冷静了不少。
张晓发现,虽然上证指数一度站上了4000点,近期成交额也放大了,但是各个炒股群里投资者情绪远没有想象中那么“激动”。
大盘涨,并不一定是雨露均沾地带着所有个股一起涨。以10月27日的火热行情来说,近七成的个股甚至没有跑赢上证指数。个股涨幅的中位数只有0.4%左右,涨幅超过5%的也只有200多只。成交额超过100亿元的个股共计15只,主要集中在科技股,且多数大涨。
股海沉浮近30年,看着A股重回4000点,黄永耀同样保持“冷静”。一方面,他对于4000点有一定“预判”;另一方面,这份平静则来自对市场的敬畏。
在黄永耀看来,牛市其实也不是那样“好赚钱”,甚至跑赢指数都很不容易。目前市场行情分化现象尤为严重,最近的行情以机构重仓+业绩增长的品种上涨为主,这些品种的总市值都相对偏大,由此带动了指数的上涨。
值得一提的是,沪指进入4000点时段的同时,市场分歧也在显著加大。一边是科技主线持续吸引资金,推动结构性行情进一步深化发展;但同时,部分机构开始谨慎,多位“顶流”或绩优基金经理把“调仓、减仓、再平衡”写进了季度操作笔记。
毕竟,回顾1990年以来的A股历史,上证指数运行在4000点上方的时间总体上只有两段:2007年5月至2008年3月、2015年4月至8月。两段时间累计近15个月,其余时间上证指数均在4000点下方。
不仅如此,投资者后续仍需留意相关回调的风险。
有股票投顾从技术面角度分析,上周五大盘有一个向上的缺口没有回补,10月27日再次出现一个缺口,重点是这个缺口属于周线缺口,在“逢缺必补”的技术思路下,此轮突破之后,可能会出现补缺口的调整。“毕竟,历史上重要关口突破后,市场往往需要时间消化获利盘和套牢盘。”
但放眼长期,即便对短期行情存在分歧,多数机构对4000点以上的A股的中长期前景依然乐观。
多家机构研报指出,中国资产价值重估、科技叙事明晰,推动全球资本增配。高盛称,中国股市有望步入更具持续性的上行趋势,预计主要股指到2027年底将上涨约30%。
在黄永耀看来,本轮是一轮结构性牛市。新“国九条”后,资本市场得到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新政策推动A股从过去“重融资”向“投融资平衡”转变,更加强调投资者回报,一系列制度红利正逐步释放,这为A股市场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A股突破4000点后牛市远远没结束,但投资者仍需注意波动风险。”黄永耀判断。
(本文不做任何投资建议)
参考资料
《A股突破4000点!十年沉寂终迎爆发,科技主线重塑市场,“慢牛”新格局开启!》,2025-10-28,每日经济新闻
《4000点一步之遥,A股慢牛刚刚开始?》,2025-10-27,财经
记者:于盛梅
编辑:余源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