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围城”中的有友食品:董秘“打短工”,业绩靠山姆

一则高管离职公告,将“泡椒凤爪第一股”有友食品内部的“暗流”推至台前。9月中旬,公司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肖传志因个人原因辞职,此时距离他上任仅三个多月。这并非孤例,自2019年上市以来,这已是公司送走的第五任董秘。

一则高管离职公告,将“泡椒凤爪第一股”有友食品内部的“暗流”推至台前。9月中旬,公司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肖传志因个人原因辞职,此时距离他上任仅三个多月。这并非孤例,自2019年上市以来,这已是公司送走的第五任董秘。

与董秘职位“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经营的“高光”。得益于与山姆会员店的深度合作,有友食品一扫此前连续两年营收下滑的阴霾,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7.71亿元,同比增长45.59%;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42.47%。

亮眼业绩背后,公司资产负债表却亮起黄灯。2025年上半年末,有友食品应收账款激增至1.56亿元,其中近九成来自单一大客户,金额甚至超过当期净利润。从昔日渠道中的强势品牌,到如今依赖单一渠道、账期拉长的供货商,角色之变耐人寻味。与此同时,作为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业绩回暖之际,实控人家族成员开启了减持套现。

董秘频繁变动、业绩依赖单一渠道、应收账款激增、实控人减持,这些变量交织在一起,外界不禁要问:有友食品这场由山姆带来的“复兴”,根基究竟有多稳?

六年五换董秘,动荡的“守门人”

对一家上市公司来说,董秘不仅是信息披露的责任人,更是连接公司与资本市场的关键,其岗位的稳定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治理的健康水平。然而在有友食品,这个本应稳固的岗位却频频“走马换将”。

自2019年5月登陆A股市场,有友食品的董秘职位便陷入频繁更迭的怪圈。首任董秘曾力在公司上市仅6个月后便以“个人发展选择”为由辞职。此后,周泽宁、刘渝灿相继接任并离任。2025年,这一职位的变动频率更加迅速。2月,任职仅三个多月的梁余因个人原因辞职;6月,肖传志接棒,却在9月再次上演了“三个月即走”的戏码。

六年五换,其中两人任期不足百日,如此高的流失率在A股上市公司中并不多见,也自然引发了监管关注。9月19日,上交所对有友食品下发监管工作函,就董秘变更等事项明确监管要求。

探究其背后原因,有友食品高度集中的家族式治理结构是关键因素之一。公司创始人鹿有忠、赵英夫妇及其家族成员合计持股比例高达70.25%,其中鹿有忠个人持股就达到49.73%,在董事会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这种股权结构下,职业经理人的话语权和发展空间可能受到限制。

展开全文

权责与薪酬的错配,是构成了人才流失的直接推力。董秘一职,对外要面对监管机构和投资者,对内要协调复杂的信息披露流程,责任重大。然而,有友食品为这一关键岗位提供的激励却显得不足。根据公司年报,2024年时任董秘刘渝灿年薪为21.57万元,据新浪财经统计,当年A股休闲食品行业27家上市公司董秘的薪酬均值为72.73万元,刘渝灿的薪酬处于行业倒数第二。

向家族倾斜的利益分配机制,也可能削弱了职业经理人的向心力。有友食品自上市后坚持每年高比例分红,这对持股高度集中的鹿有忠家族而言,是稳定且可观的现金回报。以2025年上半年的分红方案为例,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3元,仅鹿有忠个人持有的2.127亿股,便可获得约4892万元的分红。这种分配,与职业经理人的薪酬形成鲜明对比。

在董秘职位持续动荡的同时,公司近期还在公开招聘财务总监,似乎意在为身兼数职的现任董事、财务总监崔海彬寻找“替补” 。在过去数次董秘离任的空窗期,均由崔海彬临时代行董秘职责,其角色更像是“救火队长” 。

频繁的人事变动和身兼多职的管理层,都从侧面反映出公司在核心治理岗位上可能存在的人才储备与稳定性问题。

傍上山姆“大腿”,业绩扭转与角色之变

董秘岗位频繁变动这几年,也是有友食品经营承压的时期。深度绑定山姆会员店,成为其扭转颓势的关键一招,但也让其在供应链中的角色发生了微妙变化。

与山姆合作之前,有友食品正经历一段艰难时期。受核心大单品泡椒凤爪增速放缓影响,公司业绩连续下滑。2022年和2023年,公司营收从12.20亿元降至9.66亿元,归母净利润也从1.73亿元降至1.16亿元。

转折点出现在2024年7月,有友食品成为山姆会员店“脱骨鸭掌”等产品供应商。这一合作迅速见效。2024年全年,有友食品实现营收11.82亿元,同比增长22.37%;净利润1.57亿元,同比增长35.44%,成功扭转下滑趋势。

2025年上半年,增长势头进一步加速。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7.71亿元,同比增长45.59%;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42.47%。海通国际发布的研究报告明确指出,山姆会员店已成了有友食品“最亮眼的增长引擎”。第三方调研数据测算,仅2025年二季度,山姆渠道为有友食品贡献的单季收入就已超过了1亿元。

业绩飙升之余,有友食品资产负债表上的应收账款急剧膨胀。财报显示,有友食品应收账款从2023年底的379.5万元,暴增至2024年底的7461万元,一年增幅接近20倍。2025年上半年末,这一数字进一步翻倍至1.56亿元。

风险不仅在于总额的激增,更在于其高度集中。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第一大欠款方的金额高达1.4亿元,占应收账款总额近九成。令人警惕的是,这笔高达1.4亿元的应收账款,已超过公司当期1.08亿元的归母净利润。这意味着,有友食品上半年的利润,大部分还停留在最大客户的账上,尚未转化为真实的现金流入。

应收账款的激增,直接导致公司资金回笼速度放缓。数据显示,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4年之前的不足1天,大幅延长至2024年的11.94天,再到2025年上半年的26.98天。

这一系列数据变化背后,是有友食品在渠道关系中的角色的转变。过去,面对广大经销商,有友食品拥有较强的话语权,可以采取先款后货的结算方式,保持极高的资金周转效率。如今,面对山姆这样的强势渠道,公司不得不接受更长的账期,从一个强势品牌方,转变为一个在回款上相对被动的供货商。

在公司业务和财务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实控人家族的减持行为也为市场关注。2025年7月至8月,公司实控人之一、鹿有忠的妻子赵英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1283.07万股,合计套现约1.51亿元。

有友食品通过与山姆的成功合作,确实实现了业绩反弹,但深度绑定单一渠道带来的财务风险,也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如何在抓住增长机遇与优化公司治理、分散经营风险之间找到平衡,将是这家“泡椒凤爪第一股”未来需要解答的核心命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upercorp.com/34012.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