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通讯

送别杨振宁!杨振汉现身八宝山回忆兄长,透露其晚年一大遗憾

视频里,杨振宁先生的弟弟杨振汉出现在殡仪馆休息室,戴着眼镜,满头白发,胸口别着白花,慢慢说起和哥哥相处的往事,这让大家知道,他其实参加了10月24日的遗体告别仪式,只是因为年纪和身体原因,没站在家属队列里答礼。

视频里,杨振宁先生的弟弟杨振汉出现在殡仪馆休息室,戴着眼镜,满头白发,胸口别着白花,慢慢说起和哥哥相处的往事,这让大家知道,他其实参加了10月24日的遗体告别仪式,只是因为年纪和身体原因,没站在家属队列里答礼。

送别杨振宁!杨振汉现身八宝山回忆兄长,透露其晚年一大遗憾

这位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在10月18日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103岁。

消息传出来后,整个社会都沉浸在悲痛里,不少人都通过文字表达了对这位大物理学家的怀念。

作为杨振宁先生生前工作多年的地方,清华大学很快就在他曾经办公的楼栋设了缅怀室,从10月18日开始对外开放,一共开放7天。

送别杨振宁!杨振汉现身八宝山回忆兄长,透露其晚年一大遗憾

这7天里,缅怀室门口的队伍就没断过。不管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年轻的学生,都想过来送先生一程,每天排队的队伍都能拉出去几百米。

大家手里捧着鲜花,安安静静地等着,轮到自己时就走进室内,对着先生的照片深深鞠躬,放下花束后再默默离开,整个过程安静又肃穆。

展开全文

送别杨振宁!杨振汉现身八宝山回忆兄长,透露其晚年一大遗憾

10月24日上午,杨振宁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殡仪馆举行。

天刚蒙蒙亮,殡仪馆外就已经站满了人,有他的同事、学生,还有很多只是听过他故事的普通人。

大家自发排起长队,一眼望不到头,没人组织却格外整齐。

送别杨振宁!杨振汉现身八宝山回忆兄长,透露其晚年一大遗憾

等待的时候,工作人员给每个人发了一本小册子,上面印着杨振宁先生的生平事迹,有人一边看一边悄悄抹眼泪。

上午九点多,告别仪式正式开始,队伍有条不紊地往里走。

灵堂里的布置后来被媒体和清华大学曝光,看着特别庄重。

正前方的正中央挂着杨振宁先生的遗像,遗像前,先生的身体盖着国旗,安卧在鲜花和翠柏中间,这样的葬礼规格透着对他的极高尊重。

送别杨振宁!杨振汉现身八宝山回忆兄长,透露其晚年一大遗憾

遗像正前方摆着一个花篮,是妻子翁帆和子女杨光宇、杨又礼一起送的,花篮上的绶带写着“我们永远怀念您”七个字,看得人心里发酸。

灵堂右侧站着一排家属,打头的就是翁帆。她穿着一身黑衣,头上别着白花,脸色苍白得厉害,眼睛肿得像核桃,显然是前一晚没怎么合眼,伤心坏了。

送别杨振宁!杨振汉现身八宝山回忆兄长,透露其晚年一大遗憾

站在她旁边的是女儿杨又礼,这位毕业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医生,可不是普通的大夫。

她毕业后加入了无国界医生组织,去过叙利亚、南苏丹这些危险的地方,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爆发时,还带队冲进隔离区救人,能熟练用七种语言和患者沟通。

家属队伍里第五位是次子杨光宇,他早年读的化学专业,一路读到博士,还在大学教过书,后来又去学了企业管理,转行到华尔街做财务金融,甚至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想用金融能力帮着科技成果落地。

送别杨振宁!杨振汉现身八宝山回忆兄长,透露其晚年一大遗憾

杨光宇后面站着几个年轻人,看年纪多半是杨振宁先生的孙辈,个个神情凝重。

队伍第三位站着的是谭茀芸,她是杨振汉的妻子,也就是杨振宁的弟媳。

送别杨振宁!杨振汉现身八宝山回忆兄长,透露其晚年一大遗憾

当时很多网友看着直播和照片,发现只有谭茀芸在,没见到杨振汉,都在猜“弟弟怎么没来”。

毕竟哥哥的告别仪式,只要不是实在没办法,肯定要到场送最后一程。直到10月25日那条视频出来,大家的疑惑才解开。

视频里,杨振汉回忆起2015年的事,那年他在哥哥位于清华园的“归根居”住了8天。

“归根居”是杨振宁先生2003年回到清华后住的地方,离他父亲杨武之曾经工作的科学馆办公室步行才十分钟,也是他儿时生活过的地方。就在那8天里,哥哥跟他说了很多心里话,最让他记牢的是1971年的事。

送别杨振宁!杨振汉现身八宝山回忆兄长,透露其晚年一大遗憾

1971年是中美关系刚有松动的时候,杨振宁先生作为最早回国的海外学者,那次回来算是“破冰之旅”。

他看到新中国的变化特别大,后来就写了《曙光集》。杨振汉说,哥哥当时跟他讲“中国是真正看到曙光了”。

不过哥哥也有遗憾,对着他叹气说“我现在老了,不能够再写一本书了,但是我将来希望,后面的人会有更多的人写这本书”。

原来先生是想再写一本记录新中国变化的书,可惜年纪不允许了,只能寄望于后人。

送别杨振宁!杨振汉现身八宝山回忆兄长,透露其晚年一大遗憾

除了杨振汉,视频里还有好几位先生的亲友和同事。

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渌说,杨振宁的学问和人品都让他特别敬佩,自己会学着先生的样子,把一切都贡献给国家和人民。

送别杨振宁!杨振汉现身八宝山回忆兄长,透露其晚年一大遗憾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的朱邦芬教授语气里满是惋惜,说现在少了这么一位睿智的大师太可惜,先生为清华培养了好多人才,他的离开对清华来说是重大损失。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甘子钊教授和杨振宁先生认识五十多年了,他记得1971年先生回国时,就特意去北大物理学院做过指导。

送别杨振宁!杨振汉现身八宝山回忆兄长,透露其晚年一大遗憾

在他眼里,先生这辈子心里装着的就是科学和祖国。最让人动容的是杨振宁先生的最后一位博士生翟荟,他说恩师是个纯粹的科学家,更是个坚定的爱国者。

虽然人走了,但留下的科研成果会一直造福后人,那种对科研的钻劲和爱国的热忱,也会一直影响下去。

送别杨振宁!杨振汉现身八宝山回忆兄长,透露其晚年一大遗憾

杨振宁先生这一辈子特别传奇,7岁就跟着父亲住进清华园,12岁就说要拿诺贝尔奖,后来真的在1957年凭“宇称不守恒”理论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还提出了“杨-米尔斯规范理论”,成为20世纪最顶尖的物理学家之一。

2003年回到清华后,82岁的他还坚持给大一新生上课,两节课连上45分钟,从来不点名,学生要去厕所直接走就行。

送别杨振宁!杨振汉现身八宝山回忆兄长,透露其晚年一大遗憾

他还帮着清华建高等研究院,架起中美科学家交流的桥梁,连历史学家许倬云都夸他“老而不失童心,聪明而没有凌人之势”。

现在先生走了,但那些排队送别的身影,灵堂里的鲜花,还有亲友们的回忆,都藏着大家对他的敬意。

送别杨振宁!杨振汉现身八宝山回忆兄长,透露其晚年一大遗憾

他留下的不只是那些改变物理学的理论,更有那颗永远向着祖国的真心。这样的大师,会一直被人记在心里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upercorp.com/33914.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