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这家地产央企退市!公司也曾喊出要“活下去”

  这家“低调”的央企终是走向退市之路。  股票停牌近一个月后,五矿地产(00230.HK)终于披露背后原因。

  这家“低调”的央企终是走向退市之路。

  股票停牌近一个月后,五矿地产(00230.HK)终于披露背后原因。

  10月23日晚间,五矿地产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安排方式私有化,并申请撤销在联交所的上市地位,计划股份将予以注销,注销价为每股1港元。10月24日上午9时,公司股份及债务证券将恢复买卖。

  五矿地产是中国五矿集团的下属公司,也是国资委首批确定的16家地产主业央企之一。自2022年以来,五矿地产已连续三年出现亏损,公司高层一度表示要确保“活下去”,如今这家低调的央企终是走向了退市之路。

这家地产央企退市!公司也曾喊出要“活下去”

  大私有化缘由

  根据公告,五矿地产私有化的要约人为June Glory International Limited(中国五矿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10月23日,要约人要求董事会向计划股东提呈该建议,拟以安排方式将五矿地产私有化。

  据悉,相关计划股份将予以注销,注销价为每股计划股份1.000港元,较于未受干扰日在联交所的收市价溢价约185.71%,较于最后交易日溢价约104.08%。

  计划生效后,五矿地产将根据上市规则,向联交所申请撤销上市地位。

  截至公告日期,五矿地产已发行3,346,908,037股股份,无利害关系计划股东持有1,275,812,531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38.1 2%);要约人持有2,071,095,506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61.88%)。

这家地产央企退市!公司也曾喊出要“活下去”

  公告显示,根据计划支付的总代价,将以内部资源的方式拨付,最高现金代价约12.76亿港元。要约人的财务顾问中金公司确信,要约人具备充足财务资源,履行其应付现金代价的付款责任。

  背靠中国五矿这棵“大树”,五矿地产为何要走向私有化退市?公司给出五大理由。

  第一,为计划股东提供退出机会。五矿地产的股票流动性长期处于低水平,过去12个月的日平均交易量约44万股,仅占无利害关系计划股份数目约0.03%。股东难以在不受到不利价格影响的情况下,进行大量场内出售。私有化建议,则为计划股东提供了退出机会,且无需承受因股份流动性不足而产生的折让。

  第二,从私有化的价格看,可为计划股东提供机会,以溢价变现在公司的投资。

  第三,公司股本融资能力有限,已失去上市平台优势。五矿地产表示,因股份长期交易量低迷,价值持续被低估,限制了其从资本市场筹资的能力。自2009年起,公司并无透过发行股份,从公开市场筹集任何资金。

  第四,私有化有助于公司实施长期战略、提升业务灵活性。五矿地产坦言,因房地产行业仍处于筑底回稳阶段,公司迫切需要调整策略。私有化后,能更专注于长期业务规划及资源整合,不再受制于短期市场波动及合规压力。

  第五,有助于精简企业架构、提升管理效率。建议实施后,五矿地产将从联交所除牌。这将有助于减少管理及合规的复杂性,提升整体营运效率及决策效能。

  业绩亏损曾喊出“活下去”

  截至停牌前,五矿地产的股价报0.49港元,公司总市值仅16.40亿港元。股价低迷固然是走向私有化的原因之一,但核心还是业绩突围之难。

  在过去的2024年,五矿地产实现收入98.83亿港元,同比下降21.8%;年内净亏损同比有所扩大至37.48亿港元;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35.21亿港元。

  五矿地产董事会主席何剑波在年报中表示,公司首先要确保“活下去”,把去库存、防风险放在首位,想尽一切办法增收节支,减少亏损。严守资金安全底线,努力修复资产负债表,确保债务“不爆雷”、交付“不烂尾”、发展“不守旧”。

  不过到2025年中期,五矿地产的业绩仍未见明显好转。

  今年上半年,五矿地产的收入主要来自房地产发展、专业建筑、物业投资及物业管理四个业务,期内综合收入为19.76亿港元,同比下降60.7%;净亏损规模为5.80亿港元,归属于股权持有人之应占亏损为5.85亿港元。

  上半年,该公司的合约销售额也同比下降28.4%,总规模仅22.9亿元人民币。截至中期,该公司资产总额393.72亿港元,净资产89.69亿港元,现金及银行存款(不包括受限制现金及银行存款)19.83亿港元。

  资产负债率也呈上升状态。期内,五矿地产的资产负债率为77.2% (2024年末为77.4%),净负债率较上年末上升12.1个百分点至215.4%。

  如果放到中国五矿整个“大盘子”中,五矿地产的营收贡献已经微乎其微。

  官方信息显示,目前中国五矿拥有9家上市公司,包括中国中冶(601618.SH、1618.HK)A+H两地上市公司,盐湖股份(000792.SZ)、株冶集团(600961.SH)、中钨高新(000657.SZ)、五矿发展(600058.SH)、五矿新能(688779.SH)、五矿资本(600390.SH)六家内地上市公司,以及五矿资源(1208.HK)、五矿地产(0230.HK)两家香港上市公司。上半年,中国五矿总营收近4000亿元。

  目前,中国五矿已形成以金属矿产、冶金工程建设、贸易物流、金融地产为主的业务体系。在地产领域,除了五矿地产这家上市公司,还有中冶置业这一品牌。

  不过,相较于其他主要业务,中国五矿在地产板块发展上较为保守。集团官网显示,五矿地产、中冶置业两个房地产开发平台公司,近年开发了如园、九玺台、万樾台、西棠、蔚蓝东岸等高端住宅。“十四五”时期,公司坚持稳健发展策略,走效益优先、规模适度发展之路,努力打造一流央企地产品牌。

  抛开即将私有化的五矿地产,另一地产平台中冶置业的业绩也有待改善。

  8月29日,中冶置业发布2025年公司债券中期报告,显示期内营业收入31.92亿元,净利润为-17.77亿元。公司资产总计807.55亿元,负债合计732.51亿元,货币资金较上年末下降31.99%至11.31亿元,长期应收款52.52亿元。

  五矿地产若顺利私有化,集团相关资源将如何整合,还有待后续观察。

责任编辑:刘德宾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upercorp.com/33019.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