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军事

美媒评论俄罗斯六代机,到底是自己骗自己,还是把美国忽悠瘸了?

近期,美国公开对俄罗斯的六代机项目发表评论,认为俄罗斯这是在故意搞宣传、玩忽悠。那么,俄罗斯到底是在自我吹嘘,还是真能把美国“忽悠瘸”呢?

近期,美国公开对俄罗斯的六代机项目发表评论,认为俄罗斯这是在故意搞宣传、玩忽悠。那么,俄罗斯到底是在自我吹嘘,还是真能把美国“忽悠瘸”呢?

俄罗斯六代机项目概况

不久前,俄罗斯宣称正在研制六代机,预计未来两年内首飞原型机。这个项目被命名为“透视远程截击平台”,本质上是基于米格 – 31 发展而来的米格 – 41。不过,它并非仅仅是米格 – 31 的简单升级,而是实现了跨代突破。

美媒评论俄罗斯六代机,到底是自己骗自己,还是把美国忽悠瘸了?

米格 – 41 具备多项先进特性,包括极高的飞行速度、采用等离子极致隐身技术、可携带高超音速核导弹,甚至具备反卫星能力。此外,它还拥有一定的无人化操作和蜂群协同能力。俄罗斯目前公布了几个关键指标,从这些指标来看,着实令人惊叹。例如,其宣称最大速度可达 4.6 马赫,实用升限能达到 35000 千米,如此高的升限几乎已接近近太空范畴。

美国对俄罗斯六代机的质疑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发表文章,对俄罗斯六代机项目提出强烈质疑,认为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实现的。文章指出,米格 – 41 的多项性能设想,在当今的空气动力学、材料学、热力管理以及人类生理极限等领域都难以达成。

美媒评论俄罗斯六代机,到底是自己骗自己,还是把美国忽悠瘸了?

展开全文

以俄罗斯宣称的 4.6 马赫飞行速度为例,按照现有的热力学模型,飞行器表面温度将超过 800 摄氏度。在如此高温下,金属材料会迅速陷入热疲劳状态,进而失效。同时,吸波涂层在高温下也会马上烧蚀,所谓的隐身性能根本无法维持。

从技术和产业层面分析,俄罗斯目前在材料科学、电子技术等领域已全面落后,且正遭受西方严厉制裁。在这样的情况下,俄罗斯根本无法支撑一架超过 4 马赫空战平台的研制和生产。别说是 4 马赫的六代机了,就连现有的苏 – 57 都难以实现大规模量产。

美国方面认为,俄罗斯的六代机项目是下级骗上级、上级骗世界的大骗局,其目的无非是想借此对美国进行战略欺骗。美国还称,俄罗斯方面往往只报喜不报忧,所谓的六代机宣传只是给俄罗斯国内提供一些情绪价值。如果俄罗斯真的投入大量资金去研制这个东西,那就是自己给自己挖坑,自己把自己“忽悠瘸”了。

美媒评论俄罗斯六代机,到底是自己骗自己,还是把美国忽悠瘸了?

对美国观点的客观分析

美国对米格 – 41 的技术分析并非毫无道理,其对俄罗斯的贬低虽然有些过分,但也确实戳到了俄罗斯的痛处。然而,要说俄罗斯搞米格 – 41 就是个骗局,也未必如此。从客观需求来看,俄罗斯确实需要一种像米格 – 31 那样的高空高速战机。从北极空防长程拦截、远程反卫星的角度考虑,俄罗斯对这种战机的需求十分迫切。

从技术和产业角度来讲,俄罗斯也需要借助六代机项目来拉动其航空产业和军事科技水平的发展。基于米格 – 31 的路径进行升级,这种选择也不能说存在太大问题。

美媒评论俄罗斯六代机,到底是自己骗自己,还是把美国忽悠瘸了?

俄罗斯通过宣传六代机项目,意图向世界表明,俄罗斯依然有能力与美国进行竞争。同时,也是向潜在的军售对象,如印度、越南等国,释放技术先进性的信号,以吸引这些国家的关注和合作。

俄罗斯六代机项目的真实情况

就我个人而言,俄罗斯是否真的拥有米格 – 41 还很难说。但可以肯定的是,俄罗斯确实在开展六代机的研发工作,这并非什么骗局。不过,以俄罗斯现有的能力,短时间内很难成功研制出六代机。而且,俄罗斯想要通过宣传达到其预期目的,也很难实现。毕竟,要想搞好宣传、营造舆论,还是得有实实在在的东西作为支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upercorp.com/32734.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