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基金连续5年正收益,哪家基金公司出品多?基金经理都有一大强项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13日,2020-2025年每年均实现正收益且2025年收益也为正的权益基金共有41只,包含5只被动型产品、36只主动型产品。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13日,2020-2025年每年均实现正收益且2025年收益也为正的权益基金共有41只,包含5只被动型产品、36只主动型产品。

被动型产品的运作方式为被动跟踪指数,股市低谷期难以通过主动管理来控制回撤,因而数量较少。分主题看,上述连续五年实现正收益的被动型基金中,4只为红利低波主题产品,1只为煤炭主题产品。

而主动型产品则凭借基金经理的主动管理能力和回撤控制能力实现稳健收益。比如华商基金胡中原通过“行业分散+个股分散”来缓释组合波动;大成基金徐彦通过精选个股并偏投资低估值成长股来控制回撤。

基金经理出色的回撤控制能力可以帮助产品穿越周期,实现稳健的中长期业绩。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回撤控制优秀的产品能提供更好的持有体验,减少因短期波动造成的恐慌赎回,更有助于投资者坚持长期持有。

41只权益基金连续五年实现正收益,灵活配置型产品占大多数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13日,在2020年至2025年的五年间每年均实现正收益且今年收益也为正的权益基金共有41只。

上述产品包含5只被动型产品和36只主动型产品。

被动型产品的运作方式为被动跟踪指数,在股市低谷期难以通过主动管理来控制回撤,因而连续五年实现正收益的被动型权益基金数量较少。

分主题类型来看,连续五年实现正收益的被动型产品中,红利低波主题产品有4只,煤炭主题产品有1只。

基金连续5年正收益,哪家基金公司出品多?基金经理都有一大强项

主动型产品方面,36只产品通过基金经理的主动管理能力实现连续五年收益为正。分类型来看,这些产品中32只为灵活配置型产品,3只为偏股混合型产品,1只为普通股票型产品。

展开全文

灵活配置型产品的权益仓位调整灵活度更高,因而在股市低谷期能更好地通过降低仓位来控制回撤,因而这类产品在连续五年实现正收益的产品中占据绝大多数。

基金连续5年正收益,哪家基金公司出品多?基金经理都有一大强项

分基金公司来看,上述连续五年实现正收益的主动权益基金中,华商基金旗下基金数量最多达5只,分别是华商润丰A、华商新趋势优选、华商元亨A、华商优势行业A、华商盛世成长。

此外,华泰柏瑞基金旗下产品数量排名第二,共有4只上榜,而鹏华基金、安信基金旗下分别有3只基金上榜。

从单只产品来看,上述连续五年实现正收益的基金中,多只产品中长期收益可观。

2019年末至今年10月13日之间,金元顺安元启的回报达399.33%,接近4倍;华商润丰A在该期间的收益也超过三倍,达322.09%。

优秀回撤控制能力创造多年正收益

即便在过去几年的股市低谷期,上述主动管理型产品依旧能实现正收益,这些业绩表现与基金经理的主动管理能力和回撤管理能力是分不开的。

以华商润丰灵活配置混合A为例,该产品自2019年3月以来由基金经理胡中原单独管理。2019年底至今,该基金实现322.08%的收益。

据悉,胡中原投资时以“风险收益比为第一要义”,他的组合管理坚持双重分散原则,采取“行业分散+个股分散”策略,显著缓释组合的整体波动。

此外,由胡中原管理的华商元亨A也连续五年实现正收益,且2019年年末以来的收益高达279.45%。

再以大成睿享A为例,该基金自2019年年底以来由基金经理徐彦单独管理,2019年底至今该基金实现收益达108.84%。

该产品的基金经理徐彦同样重视回撤管理。从历史数据来看,徐彦的产品换手率较低且回撤控制相对较好。他是价值型投资者,擅长精选个股,组合偏向投资低估值成长股。

业内人士指出,基金经理的出色回撤控制能力,有望帮助产品穿越周期,实现稳健的中长期业绩。如果产品在市场低谷期能做到少跌或者不跌,又在市场行情回暖时适当抓住收益,哪怕一两年内业绩不突出,但中长期业绩会排名靠前。

此外,对于投资者来说,回撤控制较好、熊市时也能实现正收益的产品也能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持有体验。如果一只权益产品的净值波动较大,投资者可能会恐慌性赎回,难以坚持长期持有。而对于回撤控制较好的产品来说,投资者的持有心态会更好,避免因短期波动而频繁操作,更有望通过长期持有来获得更多收益。

(财联社记者 李迪)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upercorp.com/29958.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