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同一时间,中国传来重磅消息:应朝鲜劳动党中央和政府邀请,中方代表将率党政代表团于10月9日至11日出席庆典,并对朝鲜进行正式友好访问。这则消息震动国际舆论——上一次中国总理访朝还是16年前,在建党80周年这个关键节点,中方派出如此高规格代表团,意义早已超越普通庆典出席。
朝鲜劳动党建党80周年庆典定在10月10日,平壤数月前就启动筹备。韩国军方从9月21日起,监测到朝鲜境内大批车辆、军事装备调动,坦克与士兵队伍从边境延伸至平壤郊外,估算阅兵参与人数或超上万,装备阵容可能包含导弹、火炮,规模远超以往。澳門電台提到,朝鲜领导人月初刚赴华参加“九三”阅兵,回国后便加紧筹备自家活动,这种密集互访本身就是半岛局势变化的信号。
此前外界多猜测普京是否会亲赴朝鲜,毕竟近一年俄朝关系突飞猛进,从武器交易到能源合作,再到地方结对互动,每一步都直指美国主导的制裁体系。库尔斯克州州长在梅德韦杰夫出发前直言,朝鲜军队曾助俄抵御乌克兰对库尔斯克的入侵,工兵部队至今仍在当地清理战场,直白透露俄朝军事合作未断。即便如此,普京最终选择让梅德韦杰夫代行,随行代表团包含自然资源与环境部部长科兹洛夫、库尔斯克州州长欣施泰因等要员。
这个“豪华阵容”既显俄方重视,也藏对西方的强硬态度——就算普京不来,俄罗斯的国际朋友也不少,西方想靠制裁孤立打垮俄罗斯,不过是妄想。比起俄方“高规格代出席”,中方安排更让外界意外。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10月7日宣布中方总理访朝时,明确这是“正式友好访问”,而非单纯庆典出席。9月底朝鲜外相崔善姬的访华已埋下伏笔,她一个月内第二次赴华,9月29日还与中方在人民大会堂会面,双方强调中朝世代友好。
如今看来,那次会晤更像是提前沟通庆典安排,而中方派总理级代表团且访问长达三天,足见中朝正迈向更深层次战略协作。韩国对此反应堪称“草木皆兵”。韩国联合参谋本部紧盯朝鲜阅兵筹备,卫星数据显示平壤白天军车穿梭,夜间灯光密集,连电网都专门调配。韩国统一研究院高级研究委员洪敏分析,中方访朝、越南总书记苏林进行国事访问、老挝国家主席通伦赴平壤,多国高层齐聚,朝鲜这次庆典已不只是“自家过生日”,更是在打破西方口中的“外交孤立”。
更让韩国紧张的是,有消息称朝鲜可能在阅兵中展示新型洲际导弹“火星-20”,若属实,对美韩威慑力将大幅提升。中方代表团启程之际,韩国外长赵显紧急致电王毅外长,通话40分钟,既盼中方推动半岛无核化,又想确认中方是否高规格出席韩国主办的APEC峰会,这种复杂心态尽显韩国在东亚地缘变化中的焦虑。
西方媒体评价耐人寻味,不少直言“一切都改变了”。他们注意到,除中俄外,越南、老挝也派最高级别代表团——苏林访朝是近20年来越南领导人首次赴朝,通伦行程还包含与朝鲜领导人会晤谈双边合作。四国高层齐聚平壤,意味着朝鲜正借庆典整合社会主义国家力量,全面恢复多边外交。而中俄朝一个月内第二次共赴同场活动(上一次是中国“九三”阅兵),更标志三国形成特殊亲密关系,成为维护地区稳定的重要力量。
东亚地缘格局正悄然改变。美国及其盟友虽仍靠制裁、军演施压,但从朝鲜庆典的外交成果看,多极化亚洲秩序已在中俄朝等国推动下加速形成。普京缺席阅兵或许有战略考量,可中方的压轴阵容、俄方的高规格代表团,以及越南、老挝的积极参与,已传递明确信号: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遭遇挑战,以中朝、俄朝友谊为代表的新型国家关系,将在未来地区事务中发挥更重要作用。这场朝鲜阅兵式,注定成为改变东亚局势的关键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