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0月9日清晨,以色列政府、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卡塔尔政府外交部及美国总统特朗普几乎同时对外发声,确认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达成。
根据各方初步披露的信息,协议内容包括:全部20名仍被哈马斯关押的人质将在未来几日内被释放,2023年10月7日后被关押超过两年的数千名巴勒斯坦被拘留者将得到释放,加沙地带的5处过境点将立刻双向开放,允许人道主义物资进入,以色列军队则将撤至“商定的界线”。
协议由美国、埃及、卡塔尔和土耳其担保。据称,哈马斯方面得到承诺,特朗普确保美国“不会允许”以色列在人质获释后继续在加沙进行大规模军事行动。下一阶段,双方将就特朗普此前提出的加沙“20条和平计划”进行进一步谈判。

哈马斯作出根本性让步
在达成协议后的公开声明中,哈马斯及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都对特朗普表达了感谢。在各方谈判两日、陷入僵局后,特朗普的女婿贾里德·库什纳和总统特使维特科夫来到埃及的海滨度假胜地沙姆沙伊赫,迫使以色列和哈马斯在一天内达成妥协。
美国媒体指出,虽然特朗普几乎不可能因此得到10月10日即将公布的2025年诺贝尔和平奖,但特朗普还是希望在这一特殊时刻凸显自己才是“真正的和平缔造者”。稍早前,特朗普还表示,他有意在10月12日左右亲自前往埃及宣布“加沙停火”。
然而,目前言说“加沙停火”或人道危机结束,为时尚早。今年1月,特朗普也曾强行推动以色列和哈马斯达成第一阶段停火协议,为自己的就职典礼“献礼”;但以色列方面很快撕毁协议,并升级了在加沙的军事行动与物资封锁。
多位巴以分析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这一行为虽然让内塔尼亚胡一度受到较大的国际压力和来自特朗普的“稍稍不满”,但如今换来了“更有利于自己”的结果:虽然谈判双方对停火协议的“得失”有不同的解读,但多数分析人士认为,哈马斯在本轮谈判中作出了根本性的让步。
本轮停火谈判开始前,哈马斯高级官员哈立德·卡杜米曾对《中国新闻周刊》称,该组织的要求是先开放人道主义物资准入、以色列撤军、“结束种族灭绝”,然后再谈判人质问题。分析人士指出,这是一种“最高纲领”性质的表态,哈马斯的真实谈判目标是“交出人质,结束战争”,“但以色列方面要求,只有哈马斯解除武装,战争才能结束”。
最终,在目前达成的第一阶段协议中,哈马斯掌握的所有人质都将被释放,而以色列并不需要从加沙地带全面撤军。“这意味着巴勒斯坦人仍被困在狭小的区域内,而以色列军队随时可以恢复军事行动,只是最初可能以较低的强度进行。”美国智库“美国中东项目”主席、原以色列总理办公室高级顾问丹尼尔·列维指出。
“集体松了一口气”
此番达成停火协议后,哈马斯呼吁各方确保以色列“毫不拖延、毫不规避地全面落实协议内容”,但多数分析认为,任何微小的矛盾和分歧,都可以成为内塔尼亚胡重启军事行动的理由,且只要内塔尼亚胡能取得军事上的胜利,特朗普就会像今年6月在以伊冲突中的表现那样,选择支持以色列。
“特朗普总是站在胜利者一边。”列维说,至于其他担保方,本轮谈判已经显示出“这些国家大多避免使用直接影响力,而是专注于通过和美国的外交沟通解决加沙问题”。
不过,即使哈马斯高级官员在谈判前已经多次表达对“美国担保”的不信任,加沙严峻的人道局势带来的内外部压力,让他们无法做出其他选择。哈马斯领导人哈利勒·哈亚和扎希尔·贾巴林,在9月初刚刚于卡塔尔的谈判驻地遭到以色列暗杀未遂后,没有进行任何强硬宣示,而是迅速答应参与新的和平谈判。
第一阶段停火开始实施后,加沙人道危机将走向何方?一种可能是,在人质获释后,局势重回3月时的状况,以色列重启大规模军事行动。而且,这一次,内塔尼亚胡将不再面临国内舆论“先让人质回家”的反对。
“内塔尼亚胡一直希望占领加沙,因为他不相信任何人。”以色列外交部前总司长阿隆·莱尔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内塔尼亚胡不相信巴勒斯坦权力机构、阿拉伯国家或任何国际社会支持的力量能够管理战后加沙。也许未来的某一天,他会认为加沙可以产生一个‘友好’的管理机构。但在当下,他希望以色列军队直接控制这个地区。”
另一种可能性较小的情况是,第一阶段停火真的顺利进行,但各方对加沙战后治理、巴以和平进程无法达成共识,特朗普在宣布“实现和平”后亦无意推动更多进展,加沙重回被以色列分割控制与封锁的状态。
“对加沙巴勒斯坦人来说,他们的选择是:要么是种族灭绝,要么是种族隔离。”列维说。
不过,无论如何,战火停息,对身处其中的每个人而言,都是一种解脱,即便是暂时的。半岛电视台驻加沙记者哈尼·马哈茂德写道,各方官宣“达成协议”后,以色列空军仍在对加沙地带发动空袭,但听到和平希望的加沙民众仍然“集体松了一口气”。自2023年10月至今,本轮人道危机已造成加沙地带约6.7万人死亡,几乎所有200万居民都被迫流离失所。
记者:曹然(caoran@chinanews.com.cn)
编辑:徐方清
运营编辑:王琳
黎巴嫩多地寻呼机爆炸
责任编辑:陈琰 SN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