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票的高市早苗直接因为强硬的态度,让美国这一位盟友不高兴了,再加上她胡言乱语地造谣,搞得支持率暴跌。这支持率第一的高市早苗刚掉下来没多久,支持率第二的小泉进次郎又翻车了,看到这一情况,他也退缩了。谁都没想到,在这个节骨眼上,林芳正的机会来了。
高市早苗支持率暴跌
9月7日石破茂下位以后,日本就开始了党内候选人评选。其中,高市早苗在地方党员和年轻选民中的支持率算是高其他候选人一等了。当时看到这一幕,众人都觉得她将成为下一任日本首相。
对于中国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毕竟高市早苗的基本盘是日本保守派,像安倍晋三的旧部、麻生太郎派系都是她的支持者。作为保守派,她对于中国是不怎么友好的,主张将日本防卫费从2%GDP提升到3%,并且把中国定义为“最大战略挑战”。
她支持美日澳印的“四边机制”,甚至说出了“台湾安全和日本息息相关”的话。就连在经济上,她都要搞“去中国化”。
可谁知道,这家伙中国的报复还没等来,美国先打压上了。美国驻日使馆通过非正式渠道,接触到了自民党内温和派议员,反复对他们强调,“稳定的对华关系符合美日共同利益”。言外之意就是,快让你们家那个高市早苗歇歇吧,真把中国惹急了,咱俩都讨不到好。
美国对于中日关系还是很明白了,绝对不能让中日真的彻底对立。美国希望看到的是什么,中国和日本对抗,但是不开战,利用日本牵制中国。
因为中日要参战,美国怎么办?日本的那些美军基地怎么办?美国国防部内部就说过了,高市早苗的冒险主义,很可能让美国必须在“保卫日本”和“避免世界大战”之间做出选择。当然,美国真实想法估计是,美国必须在维持盟友信任和美国遭受损失之间做出选择。
不过不管怎么样,美国都不希望中日真干起来。台湾问题上也一样,美国希望日本帮助民进党,牵制中国大陆,可并不希望解放军真的对台湾和日本军舰开火。
除此之外,经济上美国也不希望日本“去中国化”,日本高度依赖中国市场,对华出口总额高达18%。一旦“去中国化”,像什么丰田、索尼等日企的利益,必然是暴跌,直接冲击美日供应链合作。
所以对于高市早苗这个人,美国可不敢让她上位。也就是美国的干预,让高市早苗的支持率直接从34%暴跌到了22%。
后面高市早苗也不知道怎么了,开始胡言乱语了,说什么外国人老喜欢踢他们的奈良鹿。可问题是因为语言不通以及人实在太多了,所以大多都不起诉直接放了,她认为要对此多加管理。
结果话还没说多久呢,直接被监察部门和奈良公园给辟谣了,说她简直是一派胡言。也不知道是不是被美国的操作气傻了,总之是因为这些事对她名声打击也不小。
小泉进次郎的陨落
这个时候高市早苗下去了,进次郎就觉得自己的机会自然应该来了,毕竟除了高市早苗就属他支持率最高了。
说起来进次郎还是一个政治世家,家里四代从政,父亲小泉纯一郎更是前日本首相。再加上他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硕士的学位,让他天然就被冠上了“政坛王子”的称号。
像这样一位在日本出身名门、履历丰富、学历高、形象好、支持率高的人物,按理说在高市早苗下来以后,凭借自己的实力,应该是能上位吧。可谁知道他也在整幺蛾子。
9月20日之前,他的所有评价的确都是正面的,可谁知道他参与竞选以后,直接魔怔了。不想着去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只想着去花钱搞暗箱操作。
为了制造虚假人气,给自己的支持者发邮件,让他们去视频平台对自己的竞争对手进行贬低,或者去特定的视频网站,发表表扬自己的评论。关键是小泉进次郎团队还专门提供了24条可选项文件,只为了防止他们发错了评论。
这一抹黑对手,赞扬自己的事情曝光以后,民众都是气得不行,好家伙合着你那么多好评,都是自己雇人刷的,还恶意抹黑别人,这样的人还能做首相?看面相都觉得恶心。
当然,这件事发酵以后,进次郎这边,又来了一个日本经典操作,把事情一股脑怪到了9月27日已经辞职的数字化大臣牧岛花莲身上。一个劲说和自己无关。不过不管他咋说,他的名声也已经臭了。
林芳正的机会来了
随着两人跌落神坛,很多人就在表示,既然这几个人都不争气,为什么不让石破茂回来?对于这一观点呢,只能说不太现实。
虽然说石破茂是自己辞职的,可明眼人都知道,他就是派系斗争输了,派系斗争输了的人,基本就没有机会了。再加上他还被誉为党内在野党,根本没什么支持率。现在的选举格局和政治生态,早就没有他的一席之地了。
不过随着进次郎和高市早苗的陨落,林芳正的机会反倒是来了。作为排名第三的他,在那两位陨落以后,支持率直接从8%上升到了14%。关键他是党内稳健派的核心代表,像岸田文雄和石破茂的势力,目前都比较支持他。
尤其是石破茂的支持者,现在正因为失去了主心骨,几乎全部涌向了他。这样的派系整合,让他虽在民调上相对较低,却在国会议员票中占尽优势,60票远高于高市早苗的40票。再加上目前为止,他也没有传出任何不良新闻,所以他翻盘的可能性还是特别大的。
对于中国来说,林芳正也的确是这些候选人中勉强合适的日本首相。他的主张比较务实,所以在美国的影响下,对华态度呈现战略竞争和务实合作并存的复杂情况。这也就代表,他的路线很可能让中日之间,保持“低烈度摩擦,高频率对话,常态化合作”的情况。
可能在钓鱼岛、台湾等核心问题上无法解决,但在粮食安全、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以及经济方面的合作可能增多。不至于像高市早苗那样,搞得随时都要打起来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