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该国在铁矿石贸易中已与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力拓等企业达成去相关货币化结算的突破性进展,此次要求必和必拓调整结算方式实为延续既有战略。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铁矿石领域,未来将逐步扩展至其他大宗商品交易,通过优质制造业产品与资源品的双向流动,构建更具韧性的贸易网络。作为全球制造业的核心力量,该国商品凭借质量与成本优势在国际市场占据独特地位,这为货币国际化提供了坚实支撑。
当前某超级大国货币信用波动加剧,长期协议若仍以该货币计价,交易双方将被迫承担汇率风险。更合理的方案是依据采购总量进行货币互换,例如以资源国货币购买矿石,资源国再用获得的货币采购制造业产品,如此可彻底规避第三方货币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这种基于实体经济的货币循环模式,既符合交易双方的利益,也为全球贸易体系提供了更稳定的解决方案。
美元信用崩塌,还用美元签长期协议价格,承担着汇率风险。应该根据长期协议采购量总金额,进行货币互换。这样用资源国货币买矿石,资源国用获得的货币买制造业产品,双方都不承担美元汇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