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隋田力式骗局再现?川综能牵涉多家上市公司 创意信息被认定财务造假

  出品:新浪上市公司研究院  文/夏虫工作室  近日,创意信息因财务造假被ST引发市场关注。

出品:新浪上市公司研究院

文/夏虫工作室

近日,创意信息因财务造假被ST引发市场关注。

在创意信息认定财务造假之前,公司分别于2024年4月和2025年9月先后两次发布会计差错更正公告。

需要指出的是,创意信息此次财务造假主要源自其与国网四川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综能”)、国宁睿能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川综能的货物购买业主方,以下简称“国宁睿能”)之间交易。

颇为惊讶的是,川综能、国宁睿能牵涉A股上市公司不仅仅创意信息一家,科创信息微创光电(维权)、兴源环境(维权)、实达集团(维权)等上市公司均与其产生业务交集。值得注意的是,创意信息、科创信息、微创光电曾公告称遭遇川综能、国宁睿能等合同诈骗。

随着创意信息被认定财务造假,其他上市公司究竟遭遇合同诈骗还是涉嫌财务造假抑或其他?又有哪些公司可能存在ST或退市风险?

创意信息被认定财务造假

2022年11月,创意信息分别与川综能开展协同一体机销售业务、与四川中电启明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展大数据平台硬件及软件销售业务。创意信息从事上述业务时不具有对商品的控制权,在知悉业务交易模式的情形下仍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财会[2017]22号)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导致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2023年半年度报告分别多计营业收入26,784.64万元、12,470.34万元,分别占当期报告记载营业收入的12.22%、15.84%。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第9.4条规定:“上市公司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本所对其股票交易实施其他风险警示:(七)根据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载明的事实,公司披露的年度报告财务指标存在虚假记载,但未触及第10.5.2条第一款规定情形,前述财务指标包括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或者负债科目”,公司股票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但不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第十章第五节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情形。

公司股票交易于2025年9月22日停牌一天,自2025年9月23日复牌恢复交易并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后公司股票简称由“创意信息”变更为“ST创意(维权)”,证券代码仍为“300366”,实行其他风险警示后公司股票交易的日涨跌幅限制仍为20%。

川综能、国宁睿能背后是谁?国宁睿能是假国企

天眼查显示,川综能被三大股东持有,分别为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四川科锐得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其中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51%,为最大股东,其股权穿透后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隋田力式骗局再现?川综能牵涉多家上市公司 创意信息被认定财务造假

国宁睿能股东穿透后为深圳鼎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值得注意的是,天眼查将深圳鼎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标注为假冒国企。

隋田力式骗局再现?川综能牵涉多家上市公司 创意信息被认定财务造假

我们进一步追查发现,深圳鼎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原名为华创绿色能源控股 (深圳) 有限公司)。中国华能曾在2024年发布一份声明指出,96家企业虚假登记为中国华能所属企业的出资企业,并可能存在涉嫌以中国华能及所属企业名义开展经营活动的情形,其已对中国华能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其中深圳鼎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原名为华创绿色能源控股 (深圳) 有限公司))也在这份名单之中。

隋田力式骗局再现?川综能牵涉多家上市公司 创意信息被认定财务造假

哪些异常信号?

第一个异常,贸易链条被人为增加。即在创意信息与川综能、国宁睿能的交易中,表面上川综能为创意信息的下游客户,但实际货物购买方却是国宁睿能。

据公司公告信息,2022年10月,创意信息了解到国宁睿能正在推进“国网分布式IDC项目”,该项目与公司主营业务方向较为匹配。公司随即对国宁睿能的资信及主营业务开展情况等信息进行了查询。根据查询结果,公司判断国宁睿能资信情况良好且确实在推动相关项目,于是便安排专人进行跟进。2022年10月底,国宁睿能项目负责人告知公司,该项目不采用公开招投标方式,由其他企业进行承接后再转至公司进行相关交付。在国宁睿能项目负责人的对接下,公司与自称国网四川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综能”)项目负责人建立了联系,其向公司提供了国宁睿能与川综能于2022年11月签订的物资采购合同扫描件,其采购内容与川综能计划向公司采购的产品及服务完全一致。

随后公司与川综能完成了合同谈判及七份《物资采购合同》 签订。2022 年 11 月 25 日,公司与川综能签订七份《物资采购合同》。根据合同约定,川综能向公司采购 56 套协同一体机产品及服务,合同金额3.64亿元。2022 年 12 月 29 日上午, 川综能根据《物资采购合同》约定向公司支付了首笔货款 38,988,300 元(约占合同总价款的 10%)。

需要指出的是,央企监管机构对融资性没有都严令禁止。至此,我们疑惑的是,身为央企旗下的川综能为何牵涉其中?

第二个异常,全额垫付资金存在巨大资金风险敞口

2022 年 11 月 25 日,公司与川综能签订七份《物资采购合同》。根据合同约定,川综能向公司采购 56 套协同一体机产品及服务,合同金额 363,890,800 元。川综能于 2022 年 12 月 29 日分别支付货款人民币 19,988,300 元及人民币 19,000,000 元,后续未支付款项。

同月,公司与供应商签署采购合同,合同金额 328,801,298 元。 2022 年 12 月27 日至 12 月 28 日,公司向供应商支付 30%的预付款即 98,640,389.40 元; 2022年 12 月 29 日下午, 公司向供应商支付了剩余 70%的终验款 230,160,908.59 元。

我们可以看出,其在仅仅收到不足四千万元预付款下,便执行了超3亿元的合同。换言之,公司在少比例预收款下进行全额垫付执行合同,其超2亿元资金存在风险敞口。

颇为惊讶的是,创意信息资金垫付完毕一年后才发现合同异样。2023 年 11 月23 日, 公司发现川综能存档的《物资采购合同》 与公司存档的《物资采购合同》存在重大差异。2023 年 11 月 24 日,国宁睿能相关负责人到公司就川综能协同一体机物资采购项目合同不一致的情况进行解释,并表示国宁睿能作为最终用户愿意承担剩余货款的支付义务。 2023年11月 30日,公司与国宁睿能签订《合作协议》,约定国宁睿能无条件向公司支付剩余货款 324,902,500 元人民币。2023 年 12 月 8 日, 国宁睿能未按照《合作协议》约定的付款期限向公司付款,且未能提供有效的、可供查证的付款来源说明, 公司决定对国宁睿能及其股东提起民事诉讼和财产保全。 2023年12月 13日, 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法院”) 正式受理公司提起的诉讼案件。

如此不合理的交易,为何公司仍然去执行?

据公开资料,创意信息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阶段,即一是从1996年成立到2014年上市,公司以集成和技术服务为核心业务,全面参与运营商核心数据网络建设;二是从2015年到2019年,公司新拓政务大数据赛道,收购/新设了上海格蒂、广州邦讯、北京创意云智、万里开源、创智联恒等公司,以期实现能力补齐、行业扩张、全国布局和集团化发展;三是2020年至今,公司围绕数据库、大数据和5G三大技术核心,依托技术组合创新,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具有自主可控产品技术的数字化转型服务提供商。

我们发现,公司2020年业绩出现巨额亏损,此后陷入持续亏损状态。2020年业绩巨亏,主要由于子公司格蒂电力、邦讯信息业绩不达预期,导致商誉减值,最终创意信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骤降至亏损7.8亿元,同比下滑幅度高达758.55%。

隋田力式骗局再现?川综能牵涉多家上市公司 创意信息被认定财务造假

事实上,公司董事长曾对外称,在完成第二阶段布局扩张后,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一方面,从完成对外收购,到实现团队、核心能力、业务模型、市场渠道的‘中枢化、集约化、一体化’,都对公司的管理机制、管理举措和管理效率提出了巨大挑战;另一方面,研发投入较高的数据库和5G等业务,因市场爆发周期相较预期出现较大程度的延迟,导致业绩承压明显”。

责任编辑:公司观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upercorp.com/25704.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