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时政

罗永浩再谈预制菜:用预制菜给消费者知情权,其实没有那么复杂

9月10日至15日,罗永浩吐槽“西贝全是预制菜”一事在网上引发热议,双方不断发声,风波持续升级。

罗永浩再谈预制菜:用预制菜给消费者知情权,其实没有那么复杂

9月10日至15日,罗永浩吐槽“西贝全是预制菜”一事在网上引发热议,双方不断发声,风波持续升级。

9月14日深夜,罗永浩在个人社交平台发文称,我刚看到后面被截掉的一半了,好,贾国龙,那这件事我们没法揭过去了。在中间再劝我的朋友,我们一律绝交吧。

9月15日,罗永浩发文表示,决定放弃进一步追究西贝。

到底什么是预制菜?

速冻包子、饺子加热即食,算不算预制菜?将包装酸菜鱼解冻加热,又算不算预制菜?近日,预制菜相关话题广受关注。究竟什么是预制菜?

关于预制菜的定义和范围,2024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曾联合印发相关通知。

罗永浩再谈预制菜:用预制菜给消费者知情权,其实没有那么复杂

展开全文

中国政府网截图。

通知明确,预制菜是以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经过工业化预加工制成,需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同时指出,以下几种情况不纳入预制菜范围:连锁餐饮中央厨房向自有门店配送的净菜、半成品等,主食类食品,如速冻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饭、盖浇饭、馒头、糕点、肉夹馍、面包、汉堡、三明治、比萨等。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通知中关于预制菜有两个硬性要求,一是禁止添加防腐剂,确保食品的自然与健康;二是预制菜必须全程冷链,以维持食品的新鲜度和安全性。

然而,由于预制菜领域尚未形成更为详尽的标准体系,消费者对其安全性和质量标准仍存疑虑。

从商家运营角度看,中央厨房模式可以做到标准化、集约化、流程化,有助于“降本增效”。但消费者却对预制菜“很敏感”。

而更多时候,消费者也并非反对预制菜本身,而是商家侵犯知情权,或是将预制菜卖出现制菜的价格。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商家必须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明确标注菜品是否为预制菜,消费者自主决定是否购买。

如何看待预制菜?

预制菜作为新兴食品类别,其发展离不开规范与引导。

朱丹蓬强调:“破解当下预制菜争议困局,关键在于尽快出台更完善的国家标准,且不能搞‘一刀切’。除了明确预制菜的术语、分类,还需结合菜系特点进一步细化界定,比如规定‘标注全预制还是半预制’‘标注预制的具体时间’,同时严格要求商家尊重消费者知情权。”

与此同时,在标准执行方面,朱丹蓬建议推行“牌照管理”模式:“对于硬件设施不达标、中央工厂规模不符合要求的企业,不应发放预制菜生产牌照。如此一来,既能有效规范产业发展,又能逐步打消消费者的顾虑。”

“预制菜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有门槛。”朱丹蓬表示,通过国标、牌照管理等措施,平衡美味与工业化、新鲜度的矛盾,这才是预制菜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上游新闻综合 编辑 周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upercorp.com/25442.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