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又一世纪运河来了?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浙赣运河,又有新消息。  近日,浙江《关于高水平建设“航运浙江”的实施意见》正式实施,其中明确提出“谋划推进浙赣运河”,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浙赣运河,又有新消息。

  近日,浙江《关于高水平建设“航运浙江”的实施意见》正式实施,其中明确提出“谋划推进浙赣运河”,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浙赣运河,途经浙江杭州、衢州和江西上饶、鹰潭、南昌等城市,规划全长约760公里,是浙赣粤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沟通长江水系和钱塘江水系的世纪水运工程。

  浙赣运河项目自提出以来,因涉及跨省协调、生态环境影响评估、项目经济性论证等多重复杂因素,至今仍处于前期筹备阶段。尽管尚未进入实质性建设,但由于长度长、投资大、影响大,其建设进程始终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推进工作进一步提速

  作为国家“四纵四横两网”高等级航道网的重要组成,浙赣运河规划全长约760公里,东起浙江省杭州市七堡,西至江西省信江褚溪河口,经钱塘江(含富春江)、兰江、衢江,在衢州双港口至上饶市玉山县跨越分水岭,经信江注入鄱阳湖,于褚溪河口入赣江。

  事实上,国家对于浙赣运河的构想由来已久。早在1986年,浙江省便组织水利、水电、交通等领域的权威专家,对钱塘江与信江之间的连通可行性展开深入研究。

  资料显示,发源于浙赣两省交界玉山的信江,是鄱阳湖水系五大河流之一,而位于钱塘江上游的常山江与江西的信江直线相距仅30公里。通过人工运河将两江沟通,即可达到钱塘江与鄱阳湖、赣江、长江贯通的目的。

又一世纪运河来了?

  不过,直至2023年,浙赣运河相关的公开进展才逐步增多。

  2023年10月9日,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中交水规院”发文称,衢州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召开了浙赣运河前期相关研究项目专家评审会,中交水规院牵头编制的研究成果顺利通过评审。

  同年10月12日,为加快浙赣大运河前期研究,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一行,深入鹰潭贵溪市,考察浙赣运河红卫坝枢纽(信江分界点)。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虽然跨流域的项目仍需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但省级发展改革委部门的参与,说明该水运工程已经在推进当中。

  进入2025年,浙赣运河的推进工作进一步提速。3月7日,为加快推进浙赣运河论证实施的有关工作要求,浙赣两省水利厅就协调推进解决浙赣运河水利问题开展第一次会商,建立了两省水利厅联合会商工作机制,明确要全力推进浙赣运河国家重大战略在两省的落地。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继源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地方对运河建设持有较高热情,主要基于两大因素。从经济层面看,水运具备运量大、成本低的优势,能够有效降低区域物流成本,提升多式联运效率,为大宗商品运输提供经济高效的通道;从发展需求层面看,作为重大基建项目,运河建设对拉动地方经济、促进就业、带动上下游产业具有重要作用。

  但遗憾的是,尽管浙赣两省持续推动浙赣运河前期工作,但受多重复杂因素制约,项目仍未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以中国现有的基建实力,工程技术层面已不再是制约项目推进的核心因素,关键难点主要在经济效益、生态影响及区域协同等方面。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7月时,上饶市人民政府与衢州市人民政府曾就共同推动浙赣运河前期工作进行了对接座谈。会议提到,浙赣运河开发建设将改变沿线流域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现有保障格局,涉及较多的技术难题和多行业多领域安全防控难点。

  据了解,重大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动工前的核心前期工作体系包括:项目建议书编制与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深度论证及技术审查、环境影响评价与水土保持方案专项评估、移民安置规划及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等程序,每个环节都会直接影响项目推进。

  王继源指出,浙赣运河推进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关键问题。在投资回报方面,由于运河建设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未来货运量能否支撑项目运营收益存在不确定性,需要深入论证;在生态影响层面,运河开挖将改变原有河道水文条件,对沿线流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水环境等产生影响,需制定科学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方案。此外,还需从全国发展大局出发,从战略高度审慎评估浙赣运河建设的科学性、必要性与紧迫性。

  “预计短期内,浙赣运河仍将处于前期筹备阶段,待各项条件成熟后,才具备实质性推进的基础。”王继源说。

  重塑区域发展格局

  浙赣运河规划全长约760公里,其中江西境内全长410公里。

  近年来,江西持续强化水运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底,赣江三级通航目标实现;2020年底,信江实现三级通航目标完成。赣江全线六个梯级枢纽船闸全部建成,具备三级通航条件。

  曾刚表示,从区域经济格局分析,浙赣运河建成对江西的战略价值更为突出。作为中部省份,江西在经济发展能级、交通网络密度及资源要素集聚能力等方面与东部沿海地区存在结构性差距,物流成本高企、对外经济联系通道不畅等问题,长期制约着江西的经济增长。

  他指出,浙赣运河若建成,将为江西开辟一条全新的水运通道,极大改善江西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通过与宁波舟山港等东部沿海港口相连,可有效降低大宗商品的运输成本,提升货物运输效率,加速资源要素跨区域整合。

又一世纪运河来了?

  王继源提到,浙赣运河将成为江西对接浙江的重要通道,有助于吸引浙江的产业转移、资金投入与技术支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产业升级。同时,提升江西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参与度与竞争力,加速其融入长三角区域的进程。

  对浙江而言,浙赣运河是构建“航运浙江”的核心工程之一。

  浙江是水运大省,坐拥世界第一大港和京杭运河等水运体系,兼具江河湖海禀赋优势。2024年,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约13.8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930万标箱。港口年货物吞吐量16年蝉联世界第一,年集装箱吞吐量稳居世界第三。

  不过,曾刚指出,当前钱塘江浙江段通航范围仅至衢州,常山江与江西信江尚未贯通,导致浙江内河航运网络与长江中游水运体系处于割裂状态。浙赣运河贯通后,将彻底破解钱塘江“断头航道”难题,赣州稀土、南昌汽车零部件等中西部货物将通过水运直抵宁波舟山港,有效拓展港口经济腹地,显著增强浙江港口在区域航运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王继源还提到,从浙江省内发展视角看,浙赣运河建设将重塑浙江区域经济格局。浙江西南部地区因交通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运河建成后,该区域将从交通末梢转变为对接中部地区的前沿枢纽,有力提升其战略区位价值,推动省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王继源指出,推动浙赣运河建设,需从全国发展大局出发,从战略高度审慎评估浙赣运河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不应仅着眼于地方利益,而应立足国家物流降本增效、提升综合运输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需求,统筹考虑项目与全国交通网络布局的适配性,确保运河建设符合国家整体发展规划。同时,鉴于水运主要服务大宗商品运输,需结合产业结构升级趋势,科学预测未来水运市场需求规模,避免因供需失衡影响投资效益。

  曾刚建议,可充分发挥浙江民营经济优势。他说,浙江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民间资本积累雄厚,具备为重大基建项目提供多元化资金支持的基础条件。相较于传统政府主导的“大包大揽”投资模式,可以创新投融资模式,引导民间资本参与运河建设,既能有效激活市场活力,又可缓解政府财政压力,降低地方债务风险。

又一世纪运河来了?

责任编辑:刘德宾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upercorp.com/19822.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