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发布了一项具有全球影响的决定,正式撤销拜登于同年1月15日推出的《人工智能扩散规则》,但却宣布了三项针对AI芯片的管制措施。
公开消息显示,推出3条出口管制措施分别是:
1、在全球任何地方使用华为昇腾AI芯片,均违反美国出口管制;
2、警告公众允许美国AI芯片用于中国AI模型训练、推理的潜在后果;
3、指导美国企业如何保护供应链不被转移。
很显然,特朗普这次撤销《人工智能扩散规则》以及新增三条出口管制措施,目的就是为了限制华为昇腾AI芯片对全球AI产业的影响。
此前拜登推出的《人工智能扩散规则》将全球国家和地区划分为三个层级,其中就明确限制了中国大陆及港澳地区、俄罗斯、伊朗等22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几乎完全被禁止采购美国AI芯片。
而现在特朗普将这一规则撤销,意味着此前被完全禁止采购美国AI芯片的国家和地区,接下来又可以有限制地采购了。
这一全新的管制措施就是针对华为而设立的,因为华为昇腾系列芯片,特别是昇腾910B、910C和910D等芯片,性能指标达到和超过美国定义的3A090级别,成为重点打击对象。
美国想要通过这一步限制华为昇腾芯片的全球使用,将其锁死在中国本土市场,这也是特朗普将拜登推出的规则作废的原因,因为美国又要开始向其它国家销售芯片了。
如果美国企业无法出口AI芯片,那么很多国家和地区就会选择采购华为昇腾芯片,这是特朗普不愿意看到的一幕。
美国显然意识到华为昇腾芯片若被广泛应用于全球AI基础设施,将直接挑战英伟达和AMD在AI计算领域的主导地位,进而削弱美国在高科技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长期以来,英伟达凭借CUDA生态系统构建了几乎垄断性的市场地位,全球AI开发者都深度依赖这一技术栈。
而华为昇腾与MindSpore框架的组合,正在形成可替代的技术生态。
特别是在中国市场上,昇腾910C在运行中国领先的开源大模型DeepSeek R1时,性能表现比原本在英伟达H100上跑的效果超过三倍。
值得注意的是,昇腾芯片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商业层面,更在国家科技安全战略层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美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拥有自主可控的高性能AI计算能力对中国而言已上升至国家安全高度。
华为昇腾系列芯片的突破,使得中国在AI基础设施这一关键领域减少了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为数字经济时代的自主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也解释了为何美国要不遗余力地打压华为的AI芯片业务,因为在美国看来,中国在AI计算领域的自主能力越强,美国维持其技术霸权地位的难度就越大。
所以本次美国要在全球封杀华为昇腾芯片,某种程度上正是为了阻止这一替代生态系统的形成与扩张。
但美国的计划终归破灭,因为华为昇腾芯片的市场冲击力不仅体现在技术性能上,更反映在对全球AI芯片市场格局的潜在重塑能力。
随着昇腾芯片性能的不断提升和产能的逐步扩大,中国科技巨头开始减少对英伟达芯片的依赖。
阿里巴巴、腾讯等在内的中国科技巨头,也正在将一些先进的半导体订单转移给本土公司。
2025年前三个月,中国科技公司虽已订购价值逾160亿美元的英伟达H20 AI芯片,但随着美国政府进一步禁止H20的销售,中国企业转向国产替代品的动力变得更强烈了。
未来几年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和整个科技行业的发展来说将是至关重要的节点,中国企业将发展半导体产业核心价值链,对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
这时候英伟达就彻底坐不住了,美国AI限制名单已经扩大至此前经过多次性能阉割的H20,英伟达黄仁勋多次访问中国,并计划向中国市场出售特殊定制版本AI芯片。
英伟达彻底慌了,因为H20芯片本身就是英伟达为应对美国出口限制而开发的阉割版,性能相比于H100/H200已被大幅削减。
如果在H20芯片上再进一步阉割,就打不过华为AI芯片了,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英伟达提供的阉割芯片也就可有可无了。
这是英伟达最担忧的原因,也是黄仁勋数次造访中国的原因。
此时的美国,无疑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从英伟达当前面临的遭遇就能看得出。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