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股市震荡得厉害,小区炒股群里每天都有人吐槽:“刚解套又被套,到底哪些股不能碰啊?”其实2025年的市场逻辑早就变了,退市新规趋严、产能治理升级、政策红利分化,一批股票已经悄悄站在了杀跌悬崖边。就像楼下便利店老板小李,前阵子跟风买了只ST股,结果赶上退市预警,一周亏了30%;而炒股多年的老张,早就清掉了高估值的热门股,换成了低估值蓝筹,稳稳躲过了几波回调。
1. 高退市风险股:1项新规+132家预警,踩雷就是血本无归
2025年的退市规则堪称“史上最严”,想靠“保壳”续命的股票彻底没戏了。5月28日沪深交易所联合发布的《2025年退市新规实施细则》,把退市门槛抬到了新高度:主板公司连续20个交易日市值低于5亿元、创业板低于3亿元,直接强制退市;财务上只要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3亿元(主板)或1亿元(创业板),也会被扫地出门。更狠的是“1年造假退市”条款,2024年9月就已落地,2025年3月证监会一次性处罚135起信披违法案件,退市效率大幅提升。
截至2025年4月底,A股已有132家公司发布退市风险警示,比去年同期多了45%。其中*ST东方因为连续20日股价低于1元触发交易类退市,*ST新海、普利制药则因财务造假被终止上市,退市整理期股价直接腰斩 。小区里的王阿姨就踩了这个坑,去年买了被立案调查的香雪制药,今年3月公司被ST,股价从8块跌到3块多,套得死死的。这类股票哪怕偶尔反弹,也只是“最后的狂欢”,监管层已经明确要加速市场出清,碰不得!

2. 政策退坡的行业股:2项补贴取消,相关企业利润直接承压
2025年的政策导向特别清晰,要么支持新质生产力,要么淘汰落后产能,那些依赖政策补贴的行业,一旦补贴退坡,股价立马现原形。最典型的就是陆上风电,10月17日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自11月1日起取消陆上风电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优惠,只保留海上风电的政策支持 。这意味着陆上风电企业的资本金IRR会下降0.5个百分点,对于本来利润就薄的中小厂商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还有新能源汽车行业,虽然目前还能享受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但公告明确2026年1月1日起就要减半征收,减税额上限从3万元降到1.5万元。再加上2025年二季度新能源汽车产能利用率只有61.2%(产能2100万辆,销量1286万辆),产能过剩叠加补贴退坡,不少中小车企已经陷入“以价换量”的困境 。我一个做汽车行业的朋友说,他们合作的几家二线车企,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了40%,股价从年初到现在跌了28%。这类跟着补贴吃饭、自身没技术优势的股票,后续杀跌风险极大。
3. 估值泡沫严重的高位股:市盈率超100倍,业绩撑不起股价
现在的市场早就不是“闭眼追热点”能赚钱的时代了,不少热门板块的估值已经炒到了天上,业绩根本跟不上,随时可能回调。根据11月4日中证指数公司发布的A股估值报告,科创50指数市盈率高达159.31倍,国证芯片指数126.46倍,光伏设备板块也有49.75倍,这些板块的估值分位都超过了80%,属于严重高估区间。更离谱的是计算机板块,AI概念炒作让市盈率冲到91.55倍,但行业平均净利润增速只有8%,完全是“用想象力支撑股价”。
小区里的年轻人小周就吃了这个亏,8月份跟风买了一只芯片股,当时市盈率已经130倍,他想着“热门赛道还能涨”,结果10月以来股价跌了35%,现在还套在高位。数据不会说谎,10月以来高估值板块的回调幅度明显加大,科创50指数下跌12%,计算机板块下跌15%,资金正在悄悄从高估成长股流向低估值价值股。那些没业绩支撑、纯靠题材炒作的高位股,下一波杀跌大概率跑不掉,千万别抱着“抄底”的想法往里冲。
4. 高质押高负债的问题股:质押率超60%+负债率80%,双重雷区
股权质押高、资产负债率高的“双高”股票,就像埋了颗定时炸弹,一旦资金链断裂,股价会瞬间崩盘。根据证监会2025年4月发布的统计数据,目前A股质押率超60%的公司有89家,其中32家资产负债率同时超过80%,这些公司大多面临着股东爆仓、融资困难的风险。比如南卫股份的股东李平,把500万股质押给银行补充流动资金;ST天圣更是麻烦,控股股东资金占用案已经终审裁定,还在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股价连续阴跌,市值快跌到退市红线了。
这类公司的共性就是“经营现金流恶化”,只能靠股东质押融资续命。2025年央行虽然保持流动性宽松,但信贷资源更倾向于支持新质生产力和优质企业,“双高”公司的融资成本越来越高。有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质押率超60%的公司平均融资成本比行业均值高1.8个百分点,已有17家公司因为无法偿还到期债务被申请重整。对于普通散户来说,这类股票坚决不能碰,哪怕股价看起来便宜,也可能是“价值陷阱”。
5. 落后产能股:产能利用率74%,被政策和市场双重抛弃
202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不管是传统高耗能行业,还是部分产能过剩的新兴行业,落后产能都在被加速淘汰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只有74.0%,比上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不少传统制造业供大于求的现象特别严重。比如钢铁行业,虽然经过多年去产能,但部分低效产能仍在挣扎,随着环保和能耗标准不断提高,这些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就连光伏这样的新兴行业,也在淘汰落后产能。工信部通过提升行业标准,已经推动光伏行业淘汰20%的低效产能,转换效率低于23%的产品根本卖不出去 。还有传统化工、老旧机械制造等行业,既得不到政策支持,又面临市场需求萎缩,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了32%。小区里的老张早早就清掉了手里的钢铁股,他说:“现在政策要的是高质量发展,这些落后产能迟早被市场淘汰,拿着就是浪费时间。”
其实2025年的股市,风险和机会分得很清楚:政策支持、业绩扎实、估值合理的股票才能走得稳,而退市风险高、政策退坡、估值泡沫、债务缠身、产能落后的五类股票,只会越来越危险。对于普通散户来说,不用盲目追热点,多看看证监会的监管动态、发改委的政策文件、交易所的估值数据,避开这些“雷区股”,才能在震荡市中保住本金。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